现今发展趋势下,营改增后全国推行,“四库一平台”拟通过,到底建筑行业有什么改观?下面,跟安徽建筑资质办理小编来一起了解一下:
1、企业税负降低 市场竞争力提升
营改增减轻了建筑业税负,也使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更规范。企业将减下的税款用于更新设备和技术,为项目谈判增资增本,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
2、发票管理 严倒逼规范经营
现在签订合同时,须在事前就对结算方式作出规范和约定,要求须按工程进度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建筑企业项目往往分散在全省各地,发票的整理、审核、认证等时间紧、难度大。为此,许多建筑企业在税改后加强了增值税进销项发票的管理。
税改也倒逼着沙石等上游供料企业规范经营,从事建筑建材批发的企业营改增前,沙石等建筑材料一般都是直接交易,无需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可营改增后,如无法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将难以进入供货商名单。这样使不少小规模纳税人主动申请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以取得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资格,避免被客户排除在供应商名单之外。
总的来说,税改对建筑行业既是利好又是挑战,将促使企业在工程建设中有倾向性地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并规范运作流程,尽可能增加进项抵扣,降低实际税负。
3、挂靠模式难 促企业转型”
营改增后,“联营挂靠”的经营模式将难以为继。长期以来建筑业中存在一些资质不足的小公司挂靠有资质的大中型建筑企业经营的现象。营改增前劳务成本占建筑企业总成本比重较大,巨额的人工费支出常常成为企业主的“心病”。营改增后,挂靠的小公司难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纳税主体的被挂靠建筑企业税负势必增加。
同样受到冲击的还有层层分包的经营模式。部分建筑企业只接项目不做项目,通过层层分包的操作方式开展业务活动。营改增后,随着增值税发票合规管理和严格管控,将倒逼企业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这种层层分包的模式也难以为继。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9:00-20:00
周六至周日:9:00-18:00